您好,今天是:   ENGLISH
媒体报道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新闻 >> 媒体报道

2016年7月29日彭城晚报系列报道《户部山大院往事之郑家大院 诗礼继世,翰墨流播》

来源:www.xzmsbwg.com   更新:2016/8/5 15:02:04   点击:

 


(十)

  “人文云龙,千年户部山”

  建筑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经济、艺术、人文等要素的综合体。建筑文化与人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是一个城市文脉的体现。1986年徐州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城市中必须有一个依然有人居住的古建筑群和商街。户部山明清建筑群当仁不让地成为徐州入选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王牌。

  2016年初,户部山五大院(刘家大院、翟家大院、余家大院、权谨牌坊、郑家大院)打破分院格局,实现五大院连通开放。


郑家大院



郑异之先生(1938年)


郑在陆夫妇与孙子(1972年)



郑家后人向市民俗博物馆赠书(左起:庄云霞、郑容仪、郑斯兴、郑舜年)



郑家的赠书


文|李世明 庄云霞 图|李世明

  夏至日的上午,郑家86岁的郑容仪和她的76岁胞弟郑斯兴、80岁的郑舜年,来到民俗馆,向庄云霞赠送了族谱和郑异之先生的著作,回忆了郑家的家世与难忘的往事,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说起来依然谈兴甚浓。

   郑坦之笔下的家族简史

  郑家为西周郑国的建立者郑恒公之后,堂号“通德堂”,郑氏原居河南,北宋末年迁居苏州洞庭东山,始祖曾为驸马公。

  明朝末年经商迁到宿迁,清初避战乱迁居徐州,始祖为郑茂芳,其辈分排序是:茂启华绪,永言孝思,於万斯年,邦家之基,宣昭义问,克广德心。此辈分排序与苏州洞庭东山郑氏的世系相同。

  《徐州郑氏家族简史》云:“郑茂芳迁居徐州后,遂为徐州人,始祖郑茂芳,二世祖启兰公,三世祖华信公,四世祖绪瓒公,五世祖永光公,六世祖言官公,七世祖孝理公,八世祖思雅公,九世祖於道公(字坦之)。”(《怀念》)

  郑茂芳初居南关下街,以做小买卖为生。郑茂芳勤俭持家,乐善好施,而且后人一脉相传。四世郑绪泰中进士,郑家始由素封之家而为缙绅。六世郑言官因土地与同族涉讼累年而家道衰落。七世郑孝理不得已变卖夫人嫁妆,得钱租屋设肆,经纪商业,不到三年即赢利数倍。在三民街(今解放南路)以开酱园店为生,毕一生之力,在上街、下街、马市街开设多家店铺。因经营有方,家资逐渐丰饶,在徐州南乡置田数顷。郑孝理虽然经商,却能周恤贫乏,岁施药饵,敦睦里党,亲邻称颂。因乐善好施,被人送了个“郑善人”的称号。

  同治十四年,郑孝理先在户部山东买了一座旧院进行改造,迁居户部山,这就是南院。后又将院北的古庙购得,扩建为北院,形成南北两个并列的二进四合院。两院相连,形成四进次第的院落体系。

  郑家的衰落,非因战乱,亦非鸦片,却是诉讼,几代积蓄毁于一案。到七世祖郑孝,依靠理勤慎节俭,慈善乐施,挑起并完成了家族复振中兴的重任。唐代孔氏43代孔仁玉,战乱中埋姓发奋成就功名,被朝廷恩准袭爵,被孔氏后世尊称为“中兴祖”,郑孝理可谓是郑家的中兴祖。郑孝理的功绩非但是奠定了郑家在徐州户部山的地位,尤是奠定了郑氏家族名门望族、文运彰著的基础。

  郑坦之先生民国33年出版《邃盦文稿》里有篇《泰山阡表》,记述郑氏家族迁徐后的兴替时,对祖父郑孝理感念颇深,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在家境转好之后,“蓰乱少定,大父(郑孝理)即延师课伯兄仲兄学。”“我郑氏自绪泰公成进士后,更四世阅百余年无博一衿者。有之自仲兄始,则大父之教也。”“窃思大父起自艰难,凡予小子之安居饱食,泰然无复内顾忧者,皆大父一人之赐。” “窃懼人事代谢,后人或饮水而昧其源也,爰撰其事以表於墓”。(下郑谷文同此)

  光绪十五年郑家老林在徐州“泰山迤南之新阡”,即现在徐州小南湖南的沟湾村。

  

  张伯英与郑谷

  在1922年,郑坦之先生51岁。郑家又买下翟家的后院,打通郑家后园,连成一体,成为颇可观赏的古典园林,园内有层楼、鱼池、假山、亭阁,佳木嘉卉,翠微掩映。登高可眺远水秀峰,坐几则宜吟诗茗茶。郑坦之经常邀请徐州名人祁汉云、张伯英、韩元方、王学渊、王劭宜等多来此燕聚,伴云亭畔、上月楼中,秋赏丹桂,冬日消寒。

  1923年4月,姻亲张伯英借寓园中十余日,以汉代郑子真为喻,为此园赋名曰“郑谷”,并书以长卷《郑谷记》见赠。文中曰:“余曰是宜名郑谷矣。坦之之侧有石,磴道折而南为谷,谷中平敞为室曰经轩,有北齐刻经残石。其上为楼,俯瞰全城如指掌。祁汉云名之上月,未尽其盛矣。兹园延袤不盈亩,楼一角空洞无物,而四时云物之美,水光山色极目力可接,粲粲如呈几案。所凭者高,所涵者虚,故奇伟之观不假人力微吾。坦之孰知享此谷口郑子真,不嫌为私有矣。”

  张伯英依据郑家花园的地势、蕴藉和主人的修养,取名为“郑谷”,不是一般的赞誉,而是一种人品、旨趣与境界的提炼,从张伯英口中道出,果非偶然。

  郑坦之神悟此意,既不敢当,又甚珍惜,他在《书郑谷记后》中说:“嗟乎,郑子真为汉高士,予乌足当之?独念少溥文章书法妙天下,平昔文不苟作,其书尤为时宝贵。以此貺予幸何如之!”

  郑家人至今犹然惦念“郑谷”,为它的历史存在而荣、而珍。也为现在它的“不复存在”惋惜。其实,郑谷不只是一处建筑,也不只是一个景点,它是一处庭院、一方园林的综合名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并没有消失,那是1922年的事,由于近百年来,人事分支变更、住宿生计的需要,郑谷原有的形制改变了,但山居整体尚在,我们循迹去找,会发现它的痕迹的。

  

  郑家钟情于徐州教育

  郑坦之先生性情温厚,酷爱读书,时为硕学宿儒,善长古文,精于鉴赏,姻亲张伯英评其鉴赏之深“胜予远矣”。郑坦之热心家乡教育。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徐州云龙书院改为徐州中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徐州云龙书院停招,铜山县知县袁国钧将其改为铜山县官绅高等小学堂,校长祁汉云。这时郑坦之曾被聘为教习,教授经史,以及新的课程。民国后,徐州战乱,先生杜门不出,在家设馆教授子女及亲友子弟。郑异之在日记中曾记载:“1916年,六岁,父亲于家中书楼开始教予识字”,“1918年,父亲教予读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小学国文课本”。

  民国中期,战乱勘定,郑坦之为推动徐州地方教育,曾筹办“楚台学校”, “名之曰楚台,所以存古迹而志不忘也”。“以适宜之地,而又值向学者之多,倘若无人赓续为之,夫宁非憾事也哉?”地址在户部山耸翠山房,校址阔四亩,有校舍十余间。在此办学诸生“亦有感奋兴起思为国折冲万里者乎!予滋望之矣。”先生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楚台学校记》)

  先生并亲自编撰一部供青少年阅读的教科书《徐州历史》。这部乡土教材,江苏师大教授赵明奇先生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一部通述徐州历史的书籍。”郑坦之凭此对徐州青少年进行热爱徐州、了解徐州的爱国教育,他在《徐州历史序》中疾声呼吁:“盖人之情莫不笃念其桑梓也。以徐州之人,披徐州数千年之史,览其流风余烈,不益悱然动高山景行之思乎?”

  


郑异之的夫人王冰如(1977年摄)


  郑异之、王冰如相濡以沫60年

  郑异之先生为郑家第十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说到郑异之先生,虽然他析居南京,但是徐州人对他比较熟悉,不只是年代距离我们比较近,还有郑异之他参与编纂《汉语大词典》、《全宋词典故考释辞典》是人们必备的工具书,他的著作《逸子吟草》、《萍踪漫记》、《萍踪拾补》,虽然是薄薄的,却是具有重要价值,非常难觅的,索价不低。

  郑异之先生,1911年,岁在辛亥,出生在徐州户部山,郑坦之先生的哲嗣。九岁前在家中塾馆从父读书,接受庭训。1927年因战事,徐州中学停办仍回家随父攻读,未曾荒废时光。1935年郑异之24岁,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直至82岁还在登台讲学。1974年,郑异之不幸查出患牙龈癌,医生认为只有手术切除才为有效治疗,郑异之坚决不接受,他说:“我是教师,我要讲课,手术了我怎么讲课?”众人苦口婆心再三劝说,才同意手术。这就是郑异之先生的师德,中国教师的敬业精神。七七事变后,日寇猖獗,面对敌寇凶焰,郑异之说了这么一段话:即使“携家逊地,或孤客异乡,义不食其粟,不为其奴,借令行乞天涯,转死沟壑亦所不顾。”铿锵有声,乃中国文人的骨气。

  郑异之的《萍踪漫记》、《萍踪拾补》,读来令人酸楚,逃亡八载,有丧子之悲,有奔波之苦。1939年冬,妻子生产,婴儿坠落地面,“呼房主妇来拾起之。”此境何人遭遇?未几日,女儿蕴仪高烧不幸夭折,埋葬于汉水岸边。二日后,先生哀痛之中,再去看看孩子的坟茔,“被酒独行,往看蕴儿,野风甚大,坟土干矣。”此情谁人能堪?

  说到此,必须说说郑异之夫人王冰如,萧县王府的姑娘,是萧县县长、抗战殉国的王雪琴之妹,由韩席筹二兄介绍, 23岁与郑异之结婚。王冰如性格顽强,18岁才争取到小学读书,生孩子后仍然坚持上学。她一生生育6个女孩(2个夭折),总是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要争气。王冰如作为大家闺秀,抗战逃难期间,学会生炉子、做饭、缝制衣服鞋袜,自己经受了艰苦磨练,也终于把孩子一个个培养成人。

  郑异之、王冰如夫妇也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但他们相濡以沫近60年,以相互理解、支持,成就了郑先生的学术造诣,也成就了孩子的成家立业。

  

  郑家后裔人才辈出

  十世郑在陆先生,青年时染疾耳聋,他战胜病魔,砥砺顽强,奋发向上,终于成就大家。抗战胜利后,出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南京林学院院长,又调任中国林学院院长,以发现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而蜚声中外。

  郑在陆的徐州情结颇深。1938年5月徐州沦陷,家人四处逃难,郑在陆没有远去川陕,而是奔波于徐州、萧县、薛桥几个家人避难地方之间,家无宁日;藏在文治巷家中的三间屋图书焚于战火;他在《避乱杂咏十首》中感叹:“事业成泡影,田园付劫灰。不堪寓目处,道路有尸堆。”有这样的情怀,所以,战后多次拒绝日伪政府的聘任。

  解放后,郑在陆出任徐州市文管会委员,四处奔波,搜集历史文物;他参与接受过湖山“杨氏石刻”,安排护送;他与张啸霞等人搜集汉画像石,对徐州文物征集保护做出贡献。文革后,郑在陆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郑在陆著有《适吾庐诗词》。

  十一世著名中国画家郑岩(斯文)与一代宗师李可染既是京剧同学,又是画艺师生。郑岩曾任福建武夷山画院副院长,他的作品大都捐赠给武夷山画院,其山水画气势磅礴,与彭城画派一脉相承,有《郑岩之画》出版。

  聋哑书法家郑斯立开办私立聋哑学校,是徐州聋哑学校的创始人。

  

  老银杏树下的记忆

  郑家大院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大门外有影壁墙,两边各有一旗杆座,显示功名。影壁墙两端各有一棵大槐树。现在除了大门依存,槐树与旗杆座没有了,变成一条大路。郑容仪、郑舜年老人回忆,她们童年的暑天,大槐树下是她们乘凉、游戏欢乐的地方。立在那里,童年的嬉戏情景犹在。

  大槐树没有了,但是北院的银杏树却依然蓊郁,据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枝桠四蔓,枝叶覆盖了整个院落,盛夏绿荫了无暑气,中秋落叶满地金黄。老人们回忆,童年时,银杏树没有这么粗,枝桠也没有如今这么铺张,但是春夏绿荫、金秋白果,却是难忘的。银杏树邻近刘家墙垣,墙垣之下是孩子们的聚乐所在。百余年前,一位三奶奶进门,婚宴后,全家老幼就是在这棵大银杏树下拍的合家欢照片,只是如今照片不见了。

  郑家大院兴盛时,有南北两院,南院分为前后院、花厅院;北院也分为前中后三院。北院的后院有块巨石,孩子们在此玩乐打滑溜,久了巨石竟被磨得光滑铮亮。后来为了方便进南院,遂凿石为阶。

  老人们说,这次修复郑家大院,比前次好多了,恢复了当年郑家日常生活的情景。庄云霞说那是因为之前工程施工人员专门拜访了原郑家后人郑异之、郑斯兴、郑静仪等人,以求尽量维持郑家大院的原貌,恢复其历史旧观。比如门槛高约30公分,一般成年人进出尚须弯腰抬腿,孩子们更是不容易通过了。这么高的门槛也是主人地位特殊的象征。走进当年主人的卧室,可以看到架子床,架子床有三屏、五屏之分,这里的架子床则是五屏的,床顶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木格,横九排竖九排,共八十一格,蕴含着恒久安康、吉祥如意。

  北院的院落是当年郑家晒酱油的场所。旧时,七世祖郑孝理以开酱园店为生,仿佛能够想象昔日晾晒大豆过程的场景。位于院落的东侧小屋,主要是酿造酱油过程中黄豆蒸煮以及成品放置的场所,也曾作为厨房,现在室内放置灶台、米缸、挂架等,再现旧时厨房的情景。

  紧挨作坊是主人子女上课受教的场所,根据原有建筑的结构分为三个功能空间,明间为讲课的场所,墙上有一个木雕屏风,上雕刻三字经、弟子规等书文,强调书院气氛。屏风前放置条桌及坐凳供教书先生讲课之用,先生的条桌前放置学生的桌椅,模拟旧时的情景。

  

  (感谢夏凯晨、徐建国、刘宗藩、余宗诚、翟景彪、郑容仪、郑斯兴、郑舜年、权泰猛、刘志昌、刘永君等先生提供资料、照片、赠送图书;参考刘玉芝《徐州户部山崔家大院建筑特色研究》、杨春茹《徐州崔氏翰林府》、汉风《走近户部山》等。)


新浪微博:@徐州民俗博物馆

腾讯微博:@xuzhouminsubowu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