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ENGLISH
徐州老故事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徐州老故事

徐州象山周氏宗谱 一部古老而完整的家族记忆

来源:www.xzmsbwg.com   更新:2016/8/11 17:09:22   点击:

  □谱牒研究 文+图|周奎生

  象山位于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现有前象山和后象山两个村落,是徐州周姓家族的聚居地,源自这里的周氏被称为象山周氏。徐州象山周氏,号为“礼乐堂”,是周公次子伯羽的后人。现在笔者能看到的最早的象山周氏宗谱是光绪十九年(1893)由周公八十四代孙周脉岐和八十五代孙周长桢主持续修的。

  此谱分别由徐州知府桂中行、铜山知县陶在铭、世袭衍圣公孔令贻(孔子七十六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周庆瀛(周公长子伯禽的后人,周公八十三代孙,时为周氏宗子)等人作序,排版规整,印刷清晰,保存完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谱牒资料。

  

  象山周氏迁徐始末

  据此谱记载,周公旦辅佐武王伐纣之后,被封到鲁。他本人留在朝廷担任冢宰,继续辅佐王室,食邑在岐周(今陕西)。其长子伯禽到封国就任,为宗子。其次子伯羽后来世袭了周公的爵位,为世子。伯羽在成王时,被赐族氏,“以爵为氏曰:‘周氏’”,成为这一支姬姓周氏的始祖。

  周公的爵位和冢宰官位一直世袭了十二代,周简王六年,其十二代孙周公楚因与朝臣争政,负气出走到晋国,后来在那里去世,成为末代周公。以后因周王室日趋没落,变乱不断,这一支周氏一直未能袭爵,逐渐沦为平民百姓。至北宋末年,五十九代孙周睿为躲避战乱,离开东京汴梁,携带家谱逃到汶阳。至元朝时,六十九代孙周来口到徐州担任副将军,卜居象山,成为象山周氏的始祖。

  周来口兄弟三人,其长兄周谓口亦来徐,卜居邳州麻浅(也称马浅,今属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后迁居耙头山(被称为“苏北的阿凡提”的周七猴子,原名周敬年,即是周谓口的十一世孙)。次兄周爱口迁居北京后宰门外。

  象山周氏自元朝以来,发展繁衍迅速,主要分布在徐州及山东临近地区,现有人口近百万,成为一方望族。1893年修定的宗辈次序是:枝兴衍崇绪,隆茂度脉长,广生忠厚嗣,永远贞正方;1962年又续修的宗辈次序是:至德开鸿润,达孝毓福祥,礼教培家训,信义作宝璋。若从始祖周公算起,约公元前1100年至今,已经传至第九十代(嗣字辈)了。

  

  记载周公八子之封,弥正史之阙

  象山周氏宗谱,传承有序,支脉清楚,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家族史。尤其可贵的是,其先祖自周公旦至周公楚,十二代人相继担任了大约469年(约自前1049至前580年)周王室的冢宰(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主要掌管王室财务及宫内事务),参与和见证了许多朝政大事。

  谱中保存了一些先秦史料,可与《左传》、《国语》、《史记》及《诗经》等典籍互相印证,起到补充正史,钩沉拾遗的作用。

  谱中记载:周公姬旦“子八:元子伯禽就封于鲁,次世子伯羽袭公爵,次伯翀(chōng)封凡,次伯龄封蒋,次伯 (yǎn)封邢,次伯翂(fēn)封茅,次伯翄(chì)封胙(zuò),次伯翔封祭。”

  先秦典籍中关于周公的记载甚多,特别是《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述甚详,但对其长子之外的其他子嗣的分封却没有涉及,上述记载补充了这项内容。

  谱中记载是否真实呢?笔者手头有一份丰县蒋氏族谱的资料,蒋氏得姓由来正好可以部分佐证周公子嗣及其受封情况的真实性。

  据《古丰蒋氏族谱》(1962年重修本)载,丰县蒋氏是周公的后裔,周公四子伯龄是其始祖。伯龄被封于蒋国(古弋阳期思里,今河南省固始县东蒋乡一带),其子孙遂以国为姓。东汉中兴时,伯龄第四十七代孙蒋横为大将军,被封为逡巡侯。蒋横遭司吏羌路诬陷,含冤自杀,葬丰县之南龙岗汝水口(后改名瓦子口,今属萧县)。为防抄家灭族之灾,蒋横的9个儿子中有8人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惟有第七子蒋稔留下守墓。现蒋稔的后人多散居于萧县、丰县一带。复旦大学已故中文系教授、《楚辞》研究大家、丰县宋楼镇蒋寨门村人蒋天枢先生(1903—1988)就是其后人。

  查阅其他族谱资料,亦能证实:三子伯翀,被封于凡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凡姓始祖。五子伯 ,

  被封于邢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邢姓始祖。六子伯翂,被封于茅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茅姓始祖。七子伯翄,被封于胙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胙姓始祖。八子伯翔,被封于祭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祭姓始祖。

  

  标注周公、召公之名,补史官之憾

  谱中记载:“六代,鼻,袭爵,为厉王冢宰。厉王出居于彘,鼻与召虎共理国政,号曰‘共和’。后辅佐太子靖,复有成康之风。薨,谥曰:‘惠’。子二:长方叔,次夷叔。”

  这是一段关于国人暴动和周召共和的内容,《史记·周本纪》对此记述颇为详细。周厉王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召公先后进谏,厉王不听:

  “三年,乃相与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仇而怼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仇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

  《国语·周语上》亦有“邵公谏厉王止谤”、“芮良夫论专利”、“邵公以子代死”的记载。

  上述史籍的记载虽然详细,却忽略了在危难之际舍子救太子、匡扶周室的召公和周公的名字,后人往往只知道是召公奭与周公旦的后代,印象比较模糊。有如此大功之人却不知道其名字,实在是个缺憾。象山周氏宗谱中的这段记载恰好作了补充:周召共和时的周公名鼻,是周公旦的六代孙,召公名虎。

  也有的周氏族谱记载:“六世,升。升袭公爵,为厉王冢宰。出居于鼻,与召公虎共理周政,号曰‘共和’。后佐太子靖复有成康风。薨,谥曰:‘惠’。子二,长子方叔,次子夷叔。”

  由此可以推断,周召共和时的周公原名升,后来由于曾出居于鼻,鼻也就成了他的代称。

  另外,象山周氏宗谱中保存的先秦史料事关周王室的“方叔南征”、“平王东迁”、“桓王伐郑”、“诸侯会盟”、“赵宣子平王室”、“王子朝之乱”等,文字表述不少与《左传》接近或相同,可以断定在修撰时主要依据了《左传》,又辅以许多家族的记忆,与正史具有很强的互补互证作用。

  从古以来,在历代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中华史志编撰体系不断得以完善。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有谱牒,由巨至细,互相关联佐证,相辅相成。通过这个体系,大到改朝换代,小到人口迁徙,上至天子王侯,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每件有意义的事,每个降生世间的人都能被记载下来,几乎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宿,这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好的尊重。特别是家族谱牒对族群的血缘传承记载十分详细,在人类文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意义尤为重大。

  中华文明一向讲求家国同构,家与国互相依存,我们现在提倡记住乡愁、怀念乡贤、传承家训,目的就是求本溯源,修补断绪,贯通血脉,巩固中华文明根基。从这层意义上看,能够保存至今的光绪版象山周氏宗谱不仅保存了一个家族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十分珍贵而且完整的具体见证之一。

  (注: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于李建华先生提供的光绪版象山周氏宗谱和周美玲女士提供的1998年版象山周氏宗谱。参阅了朱浩熙先生著《蒋天枢传》,特在此鸣谢。)


新浪微博:@徐州民俗博物馆

腾讯微博:@xuzhouminsubowu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