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ENGLISH
省级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大观 >> 非遗传承项目 >> 省级

【传统舞蹈】睢宁云牌舞

来源:www.xzmsbwg.com   更新:2015/7/16 11:30:14   点击:

1957年,睢宁云牌舞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族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优秀表演奖,受到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睢宁县云牌舞

 

睢宁县云牌舞是徐州东南故黄河两岸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据《古邳镇志》、《睢宁县志》等资料记载,睢宁县云牌舞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89年(康熙28年)康熙帝南巡至下邳,当时邳地因自1668年遭受8.5级大地震之后,又连年遭受黄河多次决口泛滥的水灾,加之赋税一直没有减少,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困苦。邳州人陈肇宪为拦道上疏灾情,组织了十多名女童以表演民间云牌舞的形式,巧妙打出“水患无情皇上有情”的字样。康熙大帝观后,迅速责承江苏抚臣洪之杰率州牧孙居再度调查复奏,结果获旨免去邳人二十年所欠租赋银粮。从此,下邳云牌舞轰动中原地区,后随世代有序传承,又改称“睢宁县云牌舞”。

传统云牌舞是由地方扇子舞演变而来。初创时由8-—16位女童手拿云牌,通过舞动有序,不断地变化队型,以表现秋天的夜晚明月上升、云彩飘动的情景,再将不同的云图组成吉祥文字,突出舞蹈主题。起初,天空中出现浮云、淌云、穿花云、接云、挫云。一忽儿天气变化,乌云满天,由乌云到风云,由风云到浮云,由浮云到卷云,由卷云到雨云,继而转入暴风骤雨。不多时,雨后天晴,由小磨云到大磨云,蹲云到巧云,以致叠成“天下太平”四字。它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在秋天夜晚看巧云,渴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的心情。

云牌舞自起源以来,一直在睢宁地区世代有序传承。清代至解放前,云牌舞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在每年春节前后和4月初8下邳羊山庙会之日,云牌舞便作为活跃节日气氛的主要节目。解放后,云牌舞得到繁荣发展。1956年冬,睢宁县云牌舞参加江苏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得省级优秀节目奖和演出奖。后又经江苏省群艺馆专业舞蹈老师石昭则和省歌舞团鲁其贵同志整理加工改编,于1957年3月与睢宁落子舞一同赴北京天桥剧场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受到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近50年来,睢宁县云牌舞又结合吸取了各地民族舞蹈的动律不断创新发展,并一直活跃在徐州大地及周边地区的舞台上,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审美兴趣的转移,加之老艺人年龄偏大,散失断代现象严重,云牌舞已处濒危状态,亟须加以认真保护。

 

 


浮云朵朵



“天下太平”



14345316952164106.JPG

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云牌舞